Search


[KANO觀後感] 由於具名推薦了漫畫版,上個禮拜六有這個榮幸受邀前往華山光點電影院觀賞...

  • Share this:


[KANO觀後感] 由於具名推薦了漫畫版,上個禮拜六有這個榮幸受邀前往華山光點電影院觀賞"KANO",
電影開始五分鐘左右,我拿出了筆記本.......

以下是一些紀錄以及想法,先說一下內有劇情洩漏請小心,但結論是我超級推薦去看,超級推薦!去看不會後悔的!
~~\(QDQ)/

以下文章很長喔,我是說...很長很長的那種長喔。

《KANO》

台灣在被日本統治的時候,日本的高中棒球最高勝負殿堂"甲子園",台灣曾經前往參賽21次,
其中有一次,是
第一次"由濁水溪以南的學校前往參賽",
第一次"漢人,日本人,原住民三族共同組成的球隊",
第一次"打進決賽"。

而這所學校,就是嘉義農林學校,KANO。

1.在黑漆漆的電影院寫筆記最難的是要記得甚麼地方已經寫過字了,不然會兩三行字疊在一起。

2.整部片角色的部分塑造得很成功,但最成功的不是主角吳明捷,是教練近藤兵太郎(或其實他才是主角?

3.我很喜歡這部片的運鏡,魏導本來就很會拍抒情的鏡頭,但這一次的KANO除了詩意般的影像之外,出現了很多力道十足的手持鏡頭和魄力剪接,不知道這是不是馬志翔導演的點子?

4.台詞寫得很棒,點題,但不會一個人一口氣地把所有他在想的事情全部說完,這是台灣的電視劇和電影常常出現的問題(當然,藝術電影就是另外一回事,話講太少了OTZ),KANO的台詞成功地述說了角色心境的"情況",然後角色的心境盡在後面的不言中。

5.幾乎整部片都是日文,而且畫面是日劇程度的質感,有時差點會以為自己是在看日本片。

6.確定不是日本片的地方,就是整部片的演技比日劇自然多了,日劇說實在的,沒有那麼駕輕就熟的演員演起來實在很做作,尤其是青少年,而KANO整部片都是青少年,那股生命力和傻勁演的相當好。

7.近藤兵太郎的老婆和小孩太犯規了,看過的人都應該懂我這句話在說甚麼(鼻血...

8.原住民的平野君超好笑XDD,是可愛又純真的好笑XDD

9.從"輸球沒甚麼嘛",到"我好想贏球!教練!"之中的轉變是整部戲最難述說的地方,但這部片把這邊處裡的很好,兩個學長在大雨中哭泣,教練甚麼也沒說,甚麼也沒辦法說的那一刻實在是很棒。

10.盯著蠟燭的訓練中近藤講的那一番話把這段"精神鍛鍊"情節定位的很完美,兩隻老鷹對望,第一眼就決定了誰追誰逃。

11.到這個時候整個故事的主線才往吳明捷靠,一個原本專門載人的腳踏車司機,怎麼步上自己的未來。

12.整部片裡所有的情緒轉折都不會突然,所有的情緒轉折都有給兩到三個線索,慢慢累積能量,這部片是個"故事即流水"的最佳範例,所有故事走向的改變都需要引水改道,而硬挖直角壕溝只會潰堤氾濫。

13.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當奪下台灣甲子園代表的那一刻,述說勝利的鏡頭中只有著近藤兵太郎的背影。

14.唯一能述說勝利的只有背影。

15.當主角們沿著嘉南大圳奔跑,到處跟人宣揚勝利時,突然很有感覺。

16.怎麼樣確定這部電影是我們的故事?.....故事中他們奔跑的地方,和拍片時他們奔跑的地方,是同一個嘉南大圳,現在還在,而且就在你我從小生活到大的這塊土地上。

17.為了連接遙遠的過去與未來。 BY 棋靈王

18.甲子園篇我寫的筆記就不多了,為甚麼呢?因為我的注意力沒有辦法離開螢幕啊OTZ

19.前面的節奏有點慢,邊沉澱思考的同時手邊自動筆記不是問題,但後面甲子園篇實在是太精彩而且節奏快了起來,我就把筆記本蓋起來了OTZ

20.首先,開頭出現的錠君終於出現了,但說實在的他的五官特徵真的不明顯,我一開始不知道那個投手就是最開頭出現的人。

21.整部片吳明捷的表演很內斂,是由各個周圍的人去建構起吳明捷這個角色,阿靜,平野,兩個學長,近藤兵太郎,最後收尾的,就是錠君了。

22.在錠君的眼中,他看到了吳明捷的強大,也看到了吳明捷的強大不是來自於他的手臂,而是來自於他不會認輸的心。這也是他們兩個最大的差別。

23.蘇正生的全壘打真是個發生在現實世界的神話,故事也在這裡提到"甲子園的全壘打牆其實相當遠"這件事。

24.最終戰,敵方終於出現一個跟吳明捷一樣強大的投手(這投手後來三連霸甲子園,所屬隊伍在甲子園打了二十六場只輸過三場)

25.吳明捷又手受傷,這是一整個你輸定了的橋段,但吳明捷沒有這麼做,因為他沒有想著贏,只想著不能輸。

26.然後,當隊友腦中也完全沒有輸這個字的時候,KANO反攻就來了(這一段真是熱血到想要起來爆炸

27.終極的棒球故事最終局面"兩好三壞滿壘主角上場打擊"。

28.當主角打擊出去的時候,拔腿狂奔,我腦中一直在想著"贏了吧贏了吧可是好像我記得印象中他們沒有贏啊贏了吧贏了吧這怎麼看都贏了沒有贏我他媽就要去放火燒電影院了"

29.球在蔚藍的天空一直飛,如果我沒有先查資料,我會認為他們贏了,從配樂,鏡頭,劇情,演技,那天空,那球,那甲子園全壘打牆,怎麼看都是他們贏了。

30.幹,那該死的甲子園全壘打牆。

31.在那比一般球場還要遠的甲子園全壘打牆,在那當時只有三個人擊中而非擊出的甲子園全壘打牆,前一兩公尺,球被接殺,KANO,輸了。

32.整場比賽最完美的結局是吳明捷那沒有止步的跑壘。那是不是屬於勝利者的跑壘我們並不知道,但那絕對不屬於一個輸家。

33.「教練,到底甚麼時候才可以哭啦?」 不管,觀眾要哭了。

34.當然當年現實的歷史或許並不是這樣發展,但我們卻不能說現實並沒有那麼美好。

35.電影只能帶給觀眾頂多三小時的劇情,而當年KANO這一群人花了一年爬進甲子園,他們在那一年之中發生的歡笑與淚水,勝利與失敗,或許比這電影還精彩,還美好。

36.至少六年前過世的蘇正生前輩回憶時,他是這樣認為的。

37.一部片,應該說一個故事,我覺得最難做到的事情有三個:環環相扣,前後呼應,餘音繞樑

38.喔,我不會說這部片做到了哪些。

39.這要各位自己去看了。

40.湊四十。話說片尾特效的船已經不錯了啦,能不要LAG就更好了。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漫畫家BARZ的雜談集散地, 目前在進行的工作有: 異世界國家 亞爾基麥拉 輕小說漫畫改編 ●●(未公開) ●●●●●(不知道談不談的到) ●●●●(我很想要錢)
從前從前,在屍橫遍野的草原的另一端,有著一個發誓保護著一片蘆葦草原的樵夫。 但他跟我沒關係,我是BARZ。
View all posts